越南54个民族

2017-02-17
来源: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和中国一样拥有54个名族。

越南名族.png

巴那族

该套邮票首枚图案为巴那族男女的服饰和民居。该族人口10万(1999年,下同),主要居住在越南西原地区的昆蒿省。据一些学者推测,巴那族有可能是占城国碑记中所称的“麻达”居民的后裔。节日期间,妇女服饰绚丽多彩,男子喜欢在腰带上佩带配有装饰讲究的刀鞘的腰刀和装满利箭的弓弩。


布依族
人口约1500。主要居住在越南北方的河江、老街、宣光和安沛省。约在19世纪中叶,居住在中国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南迁,先后到达现在居住的区域,成为越南布依族的祖先。由于迁移时间有所不同,该族形成了几个支系。其中,布依支系仍讲布依语,而都彝支系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汉语。布依族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村寨中各户居住分散,住房为高脚屋。另外,布依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布娄族

人口约200,居住在西原地区的昆蒿省。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种植稻、玉米和薯类。住房为高脚屋,每个村寨都有公房,为村寨举行祭祀和活动的场所。服饰上男子腰缠长巾,女子着短裙和佩戴诸多饰物。布娄族视娱乐和祭祀时使用的乐器铜锣为最宝贵的家产,一套好铜锣的价钱相当于50头水牛。用5—7节竹筒制作的“科布龙琴”十分有名,常由女青年演奏。

布鲁——云乔族
人口4.2万,主要居住在中部广平、广治和承天——顺化省。以农业为主。村寨类型和西原地区其他民族一样,村中心建有公房,周围为各家庭住房。崇拜诸多鬼神,认为万物有灵,视宝剑为圣物。民族乐器为铜锣、芦笙。

占族
人口9.9万,主要居住在中部宁顺、平顺两省,此外南部的安江、平定和胡志明市也有分布。占族又称占婆族、占城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早在公元2世纪就在现在的越南中部建立了“林邑国”,后来又改称“占婆”、“占城”,曾经十分兴盛,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占城文化和文明。占城的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十分发达,在越南中、南部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占婆庙宇、占塔和石像等。越南建立起自己的王朝后,占越两国交战频繁,前后历经700年,最终占城失败,于17世纪被并入越南版图。现在的占族居民,即为古占城国人的后裔。

遮罗族
人口1.5万,主要居住在南部的同奈、平阳、平顺、平福省。遮罗族人本是印度支那东部地区的土著居民。他们的语言属于孟——高棉语族,由于与京族为邻,因此他们都会讲越语,能读懂越文文字。以农业经济为主,耕作方式原始落后。遮罗族信奉多种鬼神,其中祭祀森林鬼和稻神的仪式最为隆重。还有一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和福音教。

朱鲁族
人口1万,主要居住在中部的林同省,一小部分居住在平顺省。据有关资料推测,朱儒人的祖先原是占族的一部分,后来部分迁移到山区,成为“占领山地的人”。农业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村寨地势较高,村中常有一栋公房,是居民组织活动的地方。住房为高脚屋,有不少家庭几代同堂。

哲族
人口2400,主要居住在中部的广平省。以耕种山坡旱田为生,村寨由头人管理。不会织布,日常以米饭、野菜和山涧溪流中抓到的小鱼小虾和田螺为主要食物。

戈族
人口2.26万,主要居住在中部的广南、广义省。除种植水稻和玉米外,善于种植桂皮、香料和槟榔,出产的槟榔很有名。传统服饰为男子赤膊和腰缠布带;女子着短袖上衣,下穿筒裙,喜欢佩戴装饰品,尤其喜欢珠饰。

贡族
人口约1300,居住在北部的莱州省。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现在开始使用锄头和犁等农具,种植棉花但不会织布,开始学会用网捕鱼。村寨位于沱江两岸,住房为高脚屋。

格贺族
人口10万,主要居住在西原地区的林同高原。是西原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由于与莫侬族、麻族居住在一起,因此戈豪族文化特征与这两个民族十分接近。戈豪族语言与莫侬族、麻族和朱儒族的一部分语言极为相近,这四种语言统称为南巴那语支。

仡佬族
人口约1500,主要居住在北部的河江省。越南的仡佬族起源于中国的仡佬族。首批仡佬族人迁入的时间距今大约150—200年,最后一批距今大约70—90年。迁入的路线是从中国的贵州经云南,进入越南的河江省。仡佬族村寨一般有15—20户人家,建房时忌讳前排后排,要错开。春节是最大的民族节日。

戈都族
人口3.7万,主要居住在中部的广南、承天——顺化省。以农业经济为主,耕种山坡地,耕种方式原始。村寨由20几户人家组成,以居住地的河流或山脉命名。最大的节日为“标牛”节,由彪悍的青年将牛刺死后,谁抢到的肉最多就是胜者。

瑶族
人口47万,居住在越中、越老边境省份。越南的瑶族起源于中国。从公元13世纪开始,一部分瑶族人进入越南北方的山区。瑶族有祭祀盘王的习俗,其传说中的先祖“盘瓠”为神犬的化身,因此瑶族人忌食狗肉。瑶族村寨位于近水源处,男女都喜欢佩戴饰物。瑶族讲瑶语,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书写、记录。

埃地族
人口19.5万,主要居住在西原的多乐省和嘉莱省的南部,富安和庆和省的西部。埃德族为西原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文化特征与嘉莱族和占族接近。埃德族社会为酋长制,酋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嘉莱族
人口24万,主要居住在西原地区的嘉莱省和昆蒿省以及多乐省北部,是西原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当地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嘉莱语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埃德语、占语十分接近。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方式落后,以在山坡旱地上耕种为主,产量很低。家庭畜牧业中具有特色的是驯养大象从事繁重危险工作。嘉莱族居民的住房为西原地区特有的“长屋”,长屋长达几十甚至上百米,几十户家庭共居其中。

热依族
人口3.8万,主要居住在北部中越边境省份高平、河江、莱州、老街。据考证,热依族为布依族的一个分支,18世纪中叶以后由中国云贵高原迁入越南。热依族居民在衣着、饮食、住房、语言、习俗等许多方面与岱依族、侬族、泰族、布依族有密切关系,在许多地区正在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叶坚族
人口2.7万,主要居住在西原地区的昆蒿省和广南省。耶特阳族居住地势很高,海拔2000米左右,耕种方式落后,至今处于贫困之中。村寨以“公房”为中心。

哈尼族
人口1.2万,主要居住在北部中越边境的老街省。哈尼族祖先是从中国云南省的金平县和绿春县迁移过来的。据史料证实,哈尼族居民绝大多数都是19世纪初迁入越南的。这些迁移的居民约有90户人家,从云南元阳县出发,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目前的居住地。此后,又有一些家庭陆续从云南迁来,并向外扩散。哈尼族村寨规模很大,住房坚固,石头铺设的房基很高,屋墙厚达半米以上。

华族。
即越南的华人,人口92.6万,据有关统计,多达85%以上的越南华人居住在南方。越南华人居民分布很广,山区、平原、海岛、城镇都有他们的身影。越南华人的祖先都是在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从中国迁到越南的。中华民族向越南迁徙,有史可查者最早可上溯至秦代。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地方迁入越南。他们把中华文化的传统,以及祖居地区的传统文化带入越南,一直保留至今。由于长期与京族以及周围其他一些民族相处,也受到越南文化的影响,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特征。然而,传统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这些居民的祖籍多是中国南方一些沿海省份,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因此他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与中国南方基本相同。越南华人对越南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在越南南方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赫耶族
人口约9.5万,主要居住在中部的广义和平定省。流经该族居住区的茶曲河上游河段名“赫耶”,族名由此而来。赫耶族村寨分散在赫耶河沿岸,住房为高脚屋。

抗族。
人口4000,主要居住在北部中越边境地区的莱州和山萝省。一些学者依据耕种类型的不同将抗族分为3部分:游耕游居、半游耕和定耕定居的抗人。现在,抗人开始耕种梯田,同时饲养家禽家畜。村寨位于山脚下溪水旁,住房与泰族龟背形高脚屋相似。

高棉族
人口130万,主要居住在越南南部九龙江平原的一些省份。越南的高棉族与柬埔寨的高棉族为同一民族,他们很早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11世纪初,南部湄公河三角洲是柬埔寨真腊王朝的领土,从16世纪开始逐渐为越南渗透并最终并入越南版图,生活在此的高棉族也就成为越南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高棉族信奉小乘佛教和婆罗门教,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寺庙,寺庙建筑的民族风格很浓郁。

克木族
人口4.3万,主要居住在西北部地区。生活水平低下,耕种方式原始,住房和生活用品极为简陋。每一个宗姓以一种植物或鸟的名字命名,由此而形成宗族内对这种植物或鸟的禁忌规定。

京族
又称“越族”,为越南的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9%,人数为6500万人,居住范围遍及越南全国所有省市,尤以平原和城镇地区最为集中。据古籍记载,京族人是雒越人的后裔,最早生活在现在的红河三角洲平原顶端的越池地域内。随着红河三角洲冲积平原的逐渐形成,越族人的居住地域也逐渐扩展。公元11世纪,越南建立了自己的封建中央集权王朝,之后不久即向南扩展,先后灭亡了占婆和吞并了柬埔寨的半壁江山,使越族的居住地域扩大到最南的金瓯角地区。越族讲越南语,文字采用拼音拉丁文字。越族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但仍具有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是在吸收、改造和发扬外来文化影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万尾、山心三个海岛,俗称“京族三岛”,2000年有人口2.25万人,基本上能够通用粤语和汉字。中国境内的京族祖先是16世纪初开始陆续从越南北部的涂山等地迁徙而来的,至今约有500年的历史。

拉基族
人口8000,主要居住在河江和老街省。拉基族中的一部分(龙姓)原是侬姓的后裔,大约在18世纪中叶从中国云南省迁移过来;还有一部分(王姓)原为汉族的后裔,迁入越南的时间不长;其余部分的拉基族人被认为是当地土著居民,据传说是民族英雄黄文同的后代。至今当地的拉基族以及其他一些民族仍供奉黄文同,并建有供奉的庙宇。

拉哈族
人口约1400,主要居住在北方的老街和山萝省的几个县内。农业经济落后,依然是游耕的耕作方式。村寨傍水,高脚屋十分简陋,形态与泰族住房类似。拉哈族人认为人有8个灵魂,死后变成家鬼或田地鬼,家中只供奉已故父亲变成的鬼。

拉祜族
人口5300,主要居住在北方的莱州省。拉祜族的祖先也来自中国。他们从云南省的金平县、绿春县迁移至莱州。拉祜族有本民族的历法,按照12种动物顺序记月,这12种动物的顺序是:虎、兔、龙、虱、马、绵羊、猴子、鸡、狗、猪、松鼠和水牛。

佬族
人口9600人,主要居住在北方的老街、莱州、山萝省。寮族又称老族,是老挝和泰国的主要民族之一,在越南也有小规模的分布。寮族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土布、铸造、竹藤编织、银器打造等。村寨或位于山包上,或沿溪流,住房高大、坚固和通风。

倮倮族
人口3000,主要居住在北部的河江、高平和老街省。公元937年,南诏国被白族的大理国所灭,当地居民有一部分不甘归顺,即向南逃遁。据推测,倮倮人就是在这个时期或者更早一些时候迁入越南的。公元15和17世纪,又有两次大规模的迁入。倮倮族居民以耕种山坡旱田为生,家庭饲养业发达。村寨建在靠近水源的高处,住房为高脚屋、半高脚屋和平房3种。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和历法,视铜鼓为圣物。

卢族
人口3700,主要居住在北方的莱州和老街省。卢族在越南最早的居住地是今天的奠边地区。大多数专家认为,越南的卢族,以及老挝、泰国、缅甸的卢族均来自中国的西双版纳。卢人在不同时期,由于某种社会原因,从原住地来到越南。公元11至12世纪,首批卢人来到奠边,这个地区现在还保留着卢族人的遗迹,如著名的“三万城”等。

麻族
人口2.6万,主要居住在西原林同省的南部地区。耕种方式原始,但已经可以种植水稻。此外,还从事狩猎、捕鱼和土特产品采集。村寨由5—10栋长长的高脚屋组成,每栋高脚屋居住着同一宗姓的一些家庭。

莽族
人口2000,主要居住在莱州省。“莽”的意思是到处为家,表现出该民族居民游耕游居的生活特征。耕种山坡旱田,技术落后,饲养少量的猪和鸡用于祭祀。莽人以宗姓为单位同居一村,由长老管理村寨事务。

墨侬族
人口6.75万人,主要居住在南方多乐省,一小部分居住在林同、平阳省。莫侬族以善于捕捉和驯养野象闻名,驯养的大象用来搞运输和伐木等。村寨分布在山脚下和河流沿岸,有长达15米的高脚屋和屋檐底下接近地面的平房两种住宅形式。

赫蒙族
人口55.8万,主要居住在越南北部的高山地区。赫蒙族过去称为苗族,祖先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洞庭湖地区,历史上与中国的苗族为同一民族。公元9至16世纪期间,由于社会的原因,苗族中的部分居民自洞庭湖地区向中国的西部、西南部迁移,首批苗族居民于300年前,即16世纪末、17世纪初到达越南。此后,迁移的浪潮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在越南居住的苗族人都称自己是“赫蒙人”;居住在中国云、贵、川地区的苗族居民,以及居住在老挝、缅甸、泰国的苗族居民也自称为“赫蒙”。赫蒙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使用汉字。

芒族
人口91.45万,主要居住在越南北方的安沛省向南,至和平省、清化省以西和义安省的长约300公里,宽约100公里的地域内。“芒”是村寨的意思,后正式成为该族名称。据考古发掘考证,芒族是红河流域地区最古老的土著居民。芒族语言为古越语,80%的芒语词汇为公元10世纪以前的古越语词汇。

艾族
人口1150多人,主要居住在越南北部的北江、高平、谅山、广宁、太原和南方的胡志明市。该族实为华人的一个分支,过去被视为华人,1979年开始被确定为一个民族。由于该族迁入越南时间较早,所以自称为“艾依”,意思是“本地山林之人”。艾族居民的社会形态、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与中国广东一带的汉族居民基本相同。

侬族
人口70.6万,主要居住在越南北方的北江、高平、谅山、太原、宣光各省。越南侬族为中国壮族的一个分支。早在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广地区的土著居民中就出现了一些大姓,其中就包括邕州的侬氏。到了宋朝,侬氏势力在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为最强,其首领侬智高多次起兵反抗越南的李朝和中国的宋朝,最后被宋朝的名将狄青击败。据考证,现在越南的侬族即为侬智高以及侬氏的后裔,至今侬族仍祭祀侬智高,中国广西壮族居民也称侬智高为民族英雄。

俄都族
人口不到200,居住在中部的义安省。俄都族居民只有两个村寨,还有几户零散住户。其语言俄都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但现在年轻人中能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越来越少,只有一些老年人才通晓本民族语言,主要是在祭祀活动中使用。

巴天族
人口3700,主要居住在北部的河江、宣光省。史籍中称巴天族人为“八仙族”,在有的书籍中又被称为宋族。据民间传说,巴天人最早生活在中国,当时被周围民族称为“红瑶”、“头瑶”,在200—300年前与瑶族的几个支系一起来到越南。巴天族服装色彩艳丽,以红色为基调,妇女佩带许多银制饰物。居民善歌喜舞,乐器近似赫蒙族的芦笙。

夫拉族
人口6500,主要居住在北部的河江、莱州、山萝和老街省,以老街省人数最多。夫拉族支系繁多,语言不尽相同,带有明显的地域性。黑夫拉和花夫拉讲哈尼语,汉夫拉讲中国南方方言。村寨与其他民族村寨为邻,住房有高脚屋和土墙平房两种,茅草盖顶。不同支系间妇女服装样式不同,但肩上都背着木背架。

布标族
人口400,居住在北部的河江省。是越南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曾一度濒临灭绝。在与河江省交界的中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麻栗坡县,也有数百人自称“布标”或“嘎标”,但被中国政府划归彝族。据说布标人从前住在云南省广南府的普梅(今属富宁县),后来陆续南迁,到达中越边境定居,进入越南的时间约在17世纪至19世纪初之间。布标族有许多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祭祀时使用雌雄成对的铜鼓。

拉格莱族
人口7万,主要居住在南部庆和省和宁顺省以南地区。拉格莱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与占语、埃德语和嘉莱语十分接近。经济生活主要为耕种山坡旱田、狩猎和采集土特产品。信奉天公神,每年收获季节组织隆重仪式祭拜天公。

勒曼族
人口230,居住在西原地区的昆蒿省。“勒僈”既是地名,又是族称。20世纪初,该族人口比现在多,居住在12个村寨内。后来由于人口减少,居住的村寨最终合并到仅剩一个,称为“勒僈”寨,族名也由此而来。勒僈族居民用木棍戳孔下种,生产方式落后,粮食产量很低。住房为高脚屋,有血缘关系的几户人家同住一座高脚屋。

山泽族
人口11.4万。主要居住在北部的宣光、太原、北江各省。据考证,山泽族居民从前居住在中国的湖南、广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区,后来逐渐向两广的南部迁移,在移居越南之前,该族居住在广西十万大山的白云山地区,靠近中越边境一带。这部分居民是在距今400多年前,即公元16世纪的一次大规模迁徙中移居越南的。

山由族
人口9.5万,主要居住在北部的广宁、海阳、北江、永富、太原和宣光。山由族居民大约在17世纪末才从中国迁入越南。由于迁入时间较晚,只能在土地贫瘠的丘陵山区或深山老林中建立家园。山由族讲中国广东方言,此外一般都会讲越语。主要种植水稻,副业有开发林产品、家庭畜牧业、捕鱼等。运输工具为一种牛拉的木爬犁;妇女有食槟榔的嗜好,最隆重的节日为端午节。

西拉族
人口约600,居住在北部的莱州省马江沿岸,仅有3个村寨。西拉族最早居住在老挝上寮的丰沙里省,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移居越南。西拉族忌食猫肉;最年长者为族长;有举行两次婚礼的习俗;人死后全体居民组织联欢,而不是哭泣;有自己的历法,一周以12天计并用12种动物代替。


达渥族
人口2.6万,主要居住在中部的承天——顺化和广治省。农业经济落后,但善于狩猎,尤其是捕捉和驯养野象。住房也是长屋,长屋内留有一间公房。

岱依族
居民约有120万人,主要居住在北方的高平、谅山、太原、北江、广宁等省地域内。岱依族与中国的壮族同源,有着十分接近的血缘关系。在很早以前,中国的壮族与越南的岱依族、侬族、山泽族本是同一民族,居住在中国南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民族中的一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南迁,分批来到现在的居住地并定居下来,形成了几个新的民族群体,并成为越南民族中的一员。

泰族
人口约100万,主要居住在越南北方的和平、莱州、山萝和义安省。泰族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公元10世纪以来分别从中国云南、泰国和老挝迁移过来的。越南的泰族和泰国的泰族、老挝的寮族、缅甸的掸族、中国的傣族都有密切的关系。泰族讲泰语,有自己的文字。

土族
人口5.1万,主要居住在中部的清化省和义安省。由于几个世纪前的历史动荡,清化西部的一些芒族向南迁移,与沿海各县迁移过来的京族人相遇,并与当地居民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土族。该民族形成历史不长,但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欣门族
人口1万,主要居住在北部越老边境地区的莱州省。欣门语属于南亚语系,但由于许多世纪以来与泰族居民混居,受到泰语影响,欣门语中有大量的泰语借词。甚至少数欣门族村寨,居民对母语只会听,不会说,全用泰语表达。近年来,由于京族居民的迁入,许多欣门族人开始使用越语交际了。

色当族
人口9.7万,主要居住在西原地区的昆蒿省。色当族村寨中心是一座高大的坡度很陡的人字形公房,周围是一栋栋长屋,每栋长屋住有30—40户人家100多人。长屋为高脚屋,屋两头架梯子,村寨周围围有栅栏。

斯丁族
人口5万,主要居住在南部的平阳省。男女均留长发盘于头后,穿耳洞佩戴木制或象牙耳饰,喜好佩戴多种装饰物,儿童脚腕佩带铃铛。



分享